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展示

东城区达人代表分享感悟: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

时间: 2023-11-05 来源:案例展示

  “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之际,2023年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达人新鲜出炉,建国门街道大雅宝社区居民任美玲、东城区环卫中心四所业务组长赵忠光荣入选。在生活与工作中,他们以身作则,带动身边人参与垃圾分类,同时积极做好垃圾分类宣传引导工作,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

  今年69岁的居民任美玲,从2018年起就加入到垃圾分类队伍中,积极参加社区的垃圾分类培训,虚心向社区绿色生活驿站的垃圾分类指导员请教。“在家里,我坚持使用‘两桶一袋’进行分类,从源头上做到垃圾减量。”任美玲说。

  在日常生活中,任美玲倡导旧物利用、变废为宝的低碳文明生活方式。任美玲把旧的牛仔裤巧手改造,套在自行车车筐内侧,既实用又美观。她还热情参加绿色生活驿站厨余垃圾积分投放,逐步成为社区的垃圾分类达人。

  任美玲不仅做好了自家垃圾分类,还主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的居民,亲自上手帮助居民做好垃圾分类。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后,任美玲积极参加街道征求意见座谈会,为垃圾分类工作献计献策。

  在社区的支持下,任美玲牵头成立了垃圾分类居民志愿者队伍,带领居民志愿者检查垃圾桶和绿色生活驿站垃圾分类的情况,亲自动手将厨余垃圾桶内的塑料袋分捡到其他垃圾桶中。在她的宣传带动下,慢慢的变多的居民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社区的环境也慢慢变得好。

  2020年5月,“任美玲工作室”正式成立。工作室现有17名成员,由任美玲担任队长。“队员们轮流检查小区内垃圾桶的垃圾分类情况,并向前来投放垃圾的居民宣传指导垃圾分类知识。”任美玲说,队员们还对绿色生活驿站做检查,并将每天的检查情况记录下来,督促垃圾分类工作更加规范。

  任美玲在走访检查中曾发现,赵堂子胡同5号楼的垃圾桶内,生活垃圾种类混乱,厨余垃圾存在不破袋的情况。为此,她带着队员们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决定对赵堂子胡同5号楼垃圾桶进行定时值守。大家轮流担任“垃圾分类指导员”,对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指导。很快,院内垃圾分类工作规范起来,居民们见状也更加自觉践行源头分类,居住环境也得到大大改善。

  “通过我们的努力,推动社区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提高街坊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绿色生活意识,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任美玲说道。

  作为东城区环卫中心四所业务组长,今年40岁的赵忠在工作中带头践行垃圾分类责任。在他的影响下,四所队员纷纷效仿,垃圾分类工作得以有效推进。“环卫是垃圾分类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把垃圾分类的各项工作要求和垃圾清运业务有机结合是我的责任和目标。”赵忠说。

  为此,赵忠认真学习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等相关业务知识,梳理与自身业务相关的内容,多次组织全体业务管理人员,围绕生活垃圾分类方法、分类目标等内容,进行了有效培训、讲解。同时,将垃圾分类重点知识内容制作成宣传单,在职工中进行宣传,确保一线%。

  与此同时,赵忠还制定了详细的管理办法和监督制度,全力确保其他垃圾、厨余垃圾进站的纯净率达标,并结合自己实际在做的工作,制定“不分类、不收运”的严格把关机制,杜绝垃圾混装现象。“在严格把关下,垃圾分类运输流程得以优化,运输效率得到了提高。”赵忠说。经过努力,赵忠所在的区环卫中心四所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截至今年5月,四所收运垃圾分类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3%左右,有实际效果的减少了环境污染。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赵忠还积极努力配合街道开展宣传工作,多次参加街道组织的相关活动,对管理辖区内1000余家签约商户、机关单位、居住小区、物业公司等单位做宣传教育,提升单位及个人垃圾分类意识。

  一次,区城管委、区科信局、东直门街道联合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在东直门城市生态岛组织以中小学生与社区居民为主体的垃圾分类研究课题小组活动,来到四所平安大街密闭式清洁站开展绿足迹行动宣传活动。赵忠在现场对垃圾分类把关收集、倾倒处理、清洁站运行方式等工作进行详细讲解,并耐心解答各类问题。

  “垃圾分类需要各方的努力,希望我们任何一个人都从我做起,做好垃圾分类,为美丽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赵忠说。

  粉色的月季、五彩的石竹、翠绿的玉簪……近日,魏家社区胡同深处新添了一处微花园,2平方米的花池里盛开着各色鲜花。种植鲜花的肥料来自皇城根遗址公园生态堆肥科普园地,由兆军盛菜市场的厨余垃圾结合皇城根遗址公园的园林垃圾经过生态堆肥而成。去年3月,兆军盛菜市场启动“零废弃”建设试点工作,先后在兆军盛菜市场和皇城根遗址公园建立堆肥点。经过近1年的摸索,堆肥技术和出肥量逐渐稳定,并首次将肥料用于社区共建共享。文/记者 庄蕊

  下午,兆军盛菜市场负责人孙茹顶着烈日来到后院一个大木箱子前,将一根70厘米长的温度计探头沿着木头的缝隙去。“内部温度50多摄氏度,要降到环境和温度才能出肥,还要再等几天。”孙茹和记者说,眼前的这箱肥料是今年4月底开始堆的,用的是“三明治”堆肥法,即一层干料(枯树叶、锯末等)一层厨余垃圾间隔着铺,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利用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代谢作用将有机废弃物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转化为稳定腐殖质,这种物质极富营养,称为“黑金土”,是植物的优质肥料。

  作为景山街道最大的菜市场,兆军盛每天产生大量厨余垃圾。去年3月,万科公益基金会资助东城区三正社工事务所在兆军盛菜市场试点建设“零废弃”菜市场,在菜市场建立堆肥点,指导商户利用蔬菜水果等厨余垃圾和落叶、枯草等园林垃圾堆肥,实现菜市场有机废弃物的在地资源化处理。

  记者在现场看到,堆肥箱体积约1立方米,能容纳约700公斤物料。孙茹和记者说,第一次堆肥时,由于自己缺少经验,没有掌握好厨余垃圾和干料的比例,导致温度升不起来,物料发酵速度很慢。后来,她渐渐掌握了技巧,近一年来已经出肥5次,共产生“黑金土”约200公斤。“我们把‘黑金土’分给周边的居民养花草,很受欢迎。”孙茹说,兆军盛菜市场二期改造工程正在进行,未来将在进门处增加展示区,介绍堆肥技术和成果。

  为了提升公众的零废弃意识,去年9月,三正社工事务所联合景山街道、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等多元主体在皇城根遗址公园建立了生态堆肥科普园地,设立若干堆肥箱,在逐步扩大兆军盛菜市场有机废弃物在地资源化解决能力的同时,组织魏家社区青少年开展垃圾分类“零废弃”活动。活动中,青少年学习了堆肥知识,并亲自动手堆肥。

  记者打开其中一个堆肥箱,灰黑色的枯树枝、枯树叶出现在眼前,用手一捏,脆脆的直掉渣儿,却闻不到任何臭味。“这些基本上已经腐熟,可以用筛子把‘黑金土’过滤出来,也可以用机器全部打碎。”三正社工事务所相关负责的人介绍,前不久,一个堆肥箱成功出肥,肥料首次用于社区共建共享,在小细管胡同20号院内建造了一处微花园。

  记者在现场看到,微花园大概2平方米,里面种满了五颜六色的花草。“这里原来放着很多垃圾,后来社区改造成了小花园,还把营养丰富的‘黑金土’撒在里面作为肥料。”居民刘大爷将精心养护了七八年的牡丹花移栽进花园,每隔几天就给花园浇水,“‘黑金土’养花效果不错,小院变得更漂亮了。”

  “未来,我们将利用皇城根遗址公园的生态堆肥科普园地组织开放日活动,让更多的居民了解生态堆肥知识,同时我们将进一步走进社区,参与社区共建共享,与居民共创‘零废循环绿色低碳生活’。”三正社工事务所相关负责人说。

  更多

  更多

  更多

  主办单位:北京市东城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技术上的支持:首都文明网工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