硒产业谋定功能性农业-万祥军:国情讲坛产业匹配国际地位

时间: 2023-12-01 来源:火狐电竞官网产品中心

  中国企业家手机报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经信研究 国研智库 国情讲坛 万赢信采编:“加强现代生物和绿色营养强化技术探讨研究,挖掘开发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全国工商联执委、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政策研究室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万祥军说 :目前,正值2020年“两会”期间,并且今年也是我国完全脱贫的攻坚年,富硒产业谋定功能性农业一定要提到议事日程。

  对于富硒产业谋定我国功能性农业改革和发展,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经信研究国研智库主任、中国经信研究国情讲坛主持人万祥军早在《国际硒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主旨演讲中就已经表明:这几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都明确了具体实际的要求,业界便掀起了一股热潮。 事实上,在此之前“功能农业”就已在全国各地萌芽发展起来了。随着时下人们对科学膳食的要求慢慢的升高,人们在“绿色”的基础上更要追求营养与功能。他说:“也正是人类对于这种集营养、功能于一体的膳食材料的追求,催生了现代农业中新兴的“功能农业。”

  蕴藏丰富但又是贫硒大国。1817年,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发现了硒。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营养组织宣布,硒是人和动物生命中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缺硒时会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2015年,美国将硒纳入婴儿配方奶粉必添加元素。

  我国硒资源丰富。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迄今为止“世界唯一探明独立硒矿床”所在地,境内硒矿蕴藏量居世界第一,达50多亿吨,被誉为“全球最大天然富硒生物圈”,也是全球唯一获得“世界硒都”称号的地区。

  2011年,第十四届国际人与动物微量元素大会在恩施举行,来自30多个国家的245名国际微量元素专家出席会议。此外,陕西县、江西宜春市、安徽石牌县、广西永福县和巴马县、湖南桃源县和新田县、贵州开阳县等也均为硒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

  虽然蕴藏量丰富,但我国同时又是一个贫硒大国。经过科学严谨的采样分析,全国22个省市的部分地区、约7亿人口生活在低硒和严重缺硒地区,补硒是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恩施超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邬本超说,以5亿至10亿人每天补硒100微克估算,硒产业的潜在产值可达万亿元规模。

  硒产业鱼龙混杂监管乏力。当前,我国硒产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据恩施州硒资源保护与开发局局长张祖清介绍,2016年,恩施州硒产业总产值达到385亿元,涌现出了“恩施玉露”硒茶等一大批知名富硒农特产品,全州硒产业相关企业超过320家,富硒茶产业集群、富硒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入选湖北省年度99个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之列。

  2016年1月8日,落户恩施的国家富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正式投入运行。它是全国性的富硒产品权威检验测试平台,配备检测设备595台(套),可年检富硒产品一万多个批次,具备富硒食品、富硒农产品、富硒饲料等六大类1519项产品、2189个参数的检验检验测试能力,填补了多项行业空白。

  加快完善硒标准体系。硒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之一。我国拥有“世界唯一探明独立硒矿床”,近年来硒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有关标准严重滞后。今年8月,硒元素发现200周年纪念活动暨第十六届国际人与动物微量元素大会将在瑞典举行。业界及学界呼吁以此为契机,,确保拥有硒产业国际话语权,巩固我国硒产业优势地位。

  不过,由于缺乏完善的标准体系,目前我国硒产业鱼龙混杂,监管乏力,面临一定的安全风险。特别是一些地方受利益驱动,滥用喷施、根施硒酸钠、亚硒酸钠等无机硒提高农特产品硒含量,无机硒转化有机硒不完全形成残留对人体和土壤都有害。

  目前,硒产品慢慢的变多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如硒茶、硒米、硒面、硒鸡蛋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经信研究国研智库主任、中国经信研究国情讲坛主持人在万祥军在去年的“两会”提案中就指出,硒农副产品将几千年的农业生产变成了“功能性农业”,农产品附加值大幅度的提升,从而为农业带来一系列利好。他同时表明:目前全国全力发展硒农业,慢慢的变多的硒产品问世,硒产品热度渐高,硒产业这一巨大的蓝海有待深挖。

  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上,硒(化学符号Se)是个很特殊的存在,位于第四周期VI A族的硒,是一种具有金属光泽的非金属。硒在整个世界的分布都是极其不均的,海水和土壤中含有一定量的硒元素,地壳中硒元素含量仅为0.09mg/kg。天然硒含量很低,硒的独立矿物就更少了。

  一个成年人身体里硒总含量约6—20mg。食物中的硒经由肠道被吸收,随后进入血液中,主要与血中球蛋白和脂蛋白结合运往全身组织。在人体中,除了脂肪组织,其他所有器官和组织中都有硒的分布。其中肝、胰脏、肾、脾、肺、心肌、血液以及头发中硒含量较高,而肌肉、骨骼中的硒含量较低。硒与人体健康有直接关系。缺硒直接引发的疾病就是克山病与大骨节病,此外,还可能引发或加重多种慢性疾病。

  美日韩等国富硒产品丰富多样。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硒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后,美国便掀起了人人补硒的热潮,各种富硒食品从此走俏美国。1974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明文规定,为保证人体能获得足够的硒,可食用动物的饲料中,须添加一定量的硒。此后,1989年,美国官方又两次扩大和提高了硒的添加范围和剂量,并将人体的每日摄取量定为200微克。

  目前在美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以及西欧诸国,纯天然富硒产品如富硒牛奶、富硒猪肉、富硒鸡蛋等产品均已成功上市。美国科学家研制成了纯天然富硒果汁、富硒牧草、富硒奶,澳大利亚科学家研制成了纯天然富硒小麦、富硒啤酒、富硒饼干和富硒牛肉干等产品。

  十九大报告中两次提到了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它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未来几年,我国将加大农业尤其是功能农业的投入,高品质、高产量的功能性农作物拥有良好的市场效益,对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此条件下,富硒功能性农业的兴起既是为食者谋健康,更是为耕者谋福利,这种极具特色的、市场反响好并且为广大老百姓所需要的农产品,能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添砖加瓦。

  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要求,我国到2030年,主要健康危险因素都将得到一定效果控制,健康生活方式将得到全面普及,有利于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也将基本形成。

  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强化乡村振兴的号召,给多地富硒农业发展打了强心剂。国家农业部正在积极组织富硒农产品相关标准制、修订工作,促进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运营。

  目前,湖北省已将富硒产业列入“十三五”规划,并力求打造千亿级富硒产业;2016年山西省委就提出要“在推进功能农业发展上实现重大突破,把产品调特、品质调高、产业调强、结构调优”。到目前为止,山西省已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包括:支持山西农业大学建设山西功能农业研究院,列支功能农业科研重大专项,还在山西农业大学率先建立功能农业专业,开展功能农业专业人才教育培训。除此之外,四川、陕西、福建、湖南、河北、安徽等多个省份也都相继出台了发展富硒产业的相关政策。

  自从我国将“健康中国”提高到了国家发展的策略的高度,并在2016年10月颁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各个媒体也不断输出健康理念,目前市场对健康产品的需求正在不断扩大。

  十九大报告说明,我们国家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渐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渐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国中产阶层的稳步扩大带来了经济变革和消费转型。麦肯锡也在《2016年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中指出,随着消费升级呈现出旺盛的势头和活力,中国的消费形态正发生明显的变化,追求健康生活成为消费新趋势。

  富硒农产品与普通农产品的生产方式大致相同,但是却有着包含健康与财富双重收益。从经济利益上来看,富硒产品品种类型丰富,如果能通过各类加工行为形成成熟稳定的富硒健康产业链,与其他各相关产业联动起来,将会是一大优势产业。

  可以说,一个伴随大健康时代到来的富硒产业正在逐渐壮大,其中红利一触即发。

  “功能农业作为国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健康中国战略的融汇之路,上应产业体系调整的趋势,下应人民群众健康饮食的需求,产品日益丰富,产业链渐趋完整。”万祥军表示:富硒产业是健康产业长久经营和高层次发展必须项目!

  在今年的两会上,功能农业也得到了关注,而作为功能农业的一个分支,富硒农业更是聚集了众多代表的关注。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长刘芳震认为,硒产业是重要的健康产业、朝阳产业。全力发展硒产业,增加硒产品的供给,有利于预防、降低地方病和重大疾病的发生,有利于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有利于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发展硒产业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路径,也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之意,更是推动产业走出去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纽带。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海伦市向秋蔬菜农民种植合作社理事长高向秋表示,国内硒资源开发应用方兴未艾,各种富硒农产品及富硒生物制品大量涌现,市场占有率逐年攀高,开发潜力巨大。

  高向秋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将富硒产业这一事关全民族身体健康的大事提升到助力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高度,建立专门的组织、指导、统筹、监督管理的机构,制定富硒产业开发规划,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机制,统筹安排全国富硒产业开发工作。二是集中研究制定完善的系列富硒农副产品标准,为富硒产业开发提供依据。

  三是加强硒的保健作用的宣传,提高全民对硒的认识;对全国富硒区进一步精细勘察,提供更精准的富硒土壤、资源富硒含量科学数据,对各富硒地区优势富硒项目、富硒产业及产品做科学统计、规划,实现富硒资源利用最大化。

  四是对富硒产业开发地区、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基地等给予充足的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在富硒新品种培育、新产品研发等方面给予技术资金支持;围绕建设现代化示范基地,依托农业开发、土地整理等项目提升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农业设施、营销体系等方面的建设标准,夯实产业基础,把富硒产业链条拉长、产业做大。

  全国人大代表、蓝顿旭美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郝旭表示,当前要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为功能农业,满足大家对特色功能性农产品的需求。他认为,我国农业发展已从偏重规模和数量的“吃饭农业”,向更加倚重质量和效益的“品牌农业”转变。从“量”上看基本能够很好的满足人民需求,但在“质”的方面,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长期微量营养素的缺乏和失衡,是导致不少群众尤其是偏远山区的贫困人群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强调农产品功能对人体有健康作用的功能农业,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有效举措。

  针对我国富硒农业发展现状,在富硒农业发展中,要坚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富硒农业,做强富硒农产品加工、开发富硒新产品,加强富硒农业品牌化建设、发展富硒文化。万祥军指出,富硒农业得到发展,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富硒产业的进步。一种原因是有着非常大需求的空缺市场,另一方面是宏观环境对硒越来越推崇,富硒产业的发展将是大势所趋。

  功能农业是指农产品的营养化、功能化,它是通过生物营养强化或其他生物技术手段使农产品具备保健功能性。简单地说,就是生产出的农产品能够定量满足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营养素的需求。比如,满足多种年龄段、不同群体所需要的钙、铁、锌、硒等。

  借助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硒与人体健康重点试验室(国际硒学会中国代表处)提供的有机硒生产种植技术,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过湾村实施富硒种植基地达3.7万亩。通过植物根部定向施用纳米酵母硒植物营养强化剂,采用定向缓释技术,在自然生态环境下通过光合作用吸收转化为有机硒,让农作物天然富硒,整一个完整的过程生态、绿色。

  而在我国台湾地区,富硒猪肉已成功上市,深受欢迎。万祥军说:“坚持走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发展道路,以科研技术为支撑,以富硒功能农牧业为主要发展趋势,全方面推进农牧业营养平衡、产品安全、品质提升建设。”同时,他也为此指出:以硒+功能农业+中医农业结合模式,以定制农业为推广运营方式,实现特色功能农业的长足发展。

  以硒+功能肥料及原料、硒+功能饲料及原料、硒+功能食品及原料为方向, 以企业试验示范基地为样版,以私人定制农业为基础,以土壤检测及作物营养检测为手段,因地因时制宜优化动植物硒营养配方,制定规范化富硒操作规程, 为实现目标硒含量可控有机硒高的产业化发展。

  在富硒技术的基础上,解决因土壤环境存在问题,以水溶性有机物、大量元素、中微量解决作物营养缺乏,全方面提升作物营养,降低有害元素含量及危害,以人体隐形营养为主要调控手段,实现农产品功能化解决营养平衡问题。

  根据生物健康生长的需求(生态环境、均衡营养和生物能量),应用中医思想和中医药技术及产品,解决植物(动物、人体)的健康生长问题,融入富硒技术,解决作物病虫害防治,提高作物营养,实现农产品的提质、增产、增效。

  部分受访业内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建议,国家食药总局、卫计委等部门应加快建立硒标准体系,为在国际上掌握话语权奠定基础,确保我在全球硒产业格局中继续处于引领地位。

  首先,完善血硒标准与日推荐摄入量标准。邬本超说,现有的日摄入量推荐标准以数十年前的研究为基础,如今生活环境和科研条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鉴于硒有中和重金属的能力,而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一大隐患,摄入较多的硒可能对健康有益,特别要重新开展研究。宜通过大规模临床数据建立血硒标准与疾病的相关性,建立硒与健康大数据,为真正的完成科学、精准补硒提供数据支撑。

  其次,制定富硒种养殖标准。恩施市硒资源保护与开发局局长廖华说,富硒种养殖标准的确立,有助于高产、高效、高质地建立规模化富硒植物种植体系,形成规范性、可溯源、稳定可控、符合良好农业规范的原料供应与保障基地。

  第三,制定富有机硒产品检验测试标准。德源健康产业集团副总裁丛欣说,制定国家高含量富有机硒产品检验测试标准有助于鉴定和发现不同补硒制剂的形态与含量,为推动科学补硒和高效补硒提供基础安全数据。同时为进一步分离和制备高效、高安全性的硒制剂开发新一代硒产品提供科学检测依据和技术支持。

  受访人员认为,目前欧美国家在硒与疾病相关性的研究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较我快了一步,但在硒产业发展上,我国尚处于优势地位,加快建立硒标准体系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一是获得与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相匹配的国际地位。“在国际竞争中,标准是核心竞争力。”恩施州硒应用技术与产品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向极纤说,建立硒标准体系是推动我国由硒产业大国向硒产业强国迈进的必由之路。

  二是提升硒产业整体竞争力,保护我国硒产业。邬本超、丛欣等专家认为,我国在全球补硒市场中占据核心地位,制定硒标准既能引导硒产业科学有序发展,增强硒产业整体竞争力,又能对硒产业形成强有力保护。

  三是为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乃至对外输出标准打下基础。据恩施州硒应用技术与产品开发研究院李卫东介绍,在全球公认的14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中,硒是唯一以我国科学家研究成果为依据确定日推荐摄入量标准的微量元素。营养学家杨光圻由此获得硒研究领域的国际学术大奖施瓦茨奖。

  这说明硒标准特别是血硒标准与日推荐摄入量标准作为基础研究成果是能够对外输出的,这也是参与制定国际标准的前提。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尽快设立科研专项予以推动。

  在富硒产业逐步发展的同时,富硒产品的标准化问题也随之而来。安徽华信药业走在全国的前沿先后与北京大学合作开发了国内知名产品富硒康,硒维康,硒尔康等系列产品。

  2013年11月11日,国际硒研究学会在合肥揭牌成立。这是一个集合了国际硒研究领域知名学者的国际科技组织。

  与此同时,我国多个省市已经出台富硒食品地方检验测试标准,如湖北、陕西、山东、江西、广西等。但我国尚未出台富硒食品国家统一标准来规范这一市场。

  2017年6月23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推出了新的富硒食品国家标准《GB 1903.2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富硒食用菌粉》,这被行业看作是政府对中国富硒饮食业的一次大规模整顿,当然也为中国富硒食品市场的有序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7年9月公布、2018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578.3-2017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第三部分规定:中国健康人群,成人每天硒元素平均需要量为50μg,推荐摄入量为60μg,最高摄入量为400μg。

  硒产业谋定功能性农业-万祥军:国情讲坛产业匹配国际地位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